传统邮集是指按传统收集方式组编的邮集,即按国别、按邮票发行顺序、按套收集的方式组编的邮集。它要求以邮票为主体,在自定范围内尽可能收集齐全。
传统邮集的组编主导思想是版式研究,即对邮票的印刷、发行和使用的研究(包括对邮票发行日期、齿孔、刷色、纸张、水印、版铭、加盖字体等的考证和区分)。收集上除要求新、旧邮票和各种连票均集外,对实寄封(特指一般通信封)也需给以高度的重视,这样就必然要兼带研究各式的邮戳和不同的邮资。但对邮票图案的含意则不强调去分析描绘,只要求对图案的版模特征(指印刷上的特点)加以注意,以便作分版的依据。此外,还应重视各种组外品、变体票和趣味品。当然也可注意样票和试印样张的收集,以增加邮集的难度和珍罕性。
传统邮集包含的邮品范围很广,但有些邮品还不宜组编在内,如带邮资图的封、片、简(另加贴邮票者除外),以及各种纪念封、极限片等。至于本来就是非邮品的纪念张、戳卡、邮折、镶嵌封等更不能组编在内。
评审一部传统集邮展品,主要看五个方面,即展品的思想性、展品的重要性、展品的处理、邮品的珍罕性和展品的研究性。
1、展品的思想性(见ACPF集邮展览评审总规则第五条第一款)。
2、展品的重要性。这是对选题素材的一种衡量方式,一是看在所选题材中展出多少重要邮品;二是看选题在整个集邮价值中达到什么样的重要程度。重要邮品是指一部展品按其范围所必须包含的关键邮品,虽不一定都很珍罕,但往往是较难得的。选题的要重性则往往与邮品的年代和规模有关。一个国家的国家邮政要比地方邮政重要,一些在世界邮政史上有地位的国家或地区的邮票要比一般国家或地区的重要;邮品年代久远的要比近期的重要。
3. 展品的处理。传统集邮展品,通常以一国某一段时期的邮票或一国某类邮票组成。因此,展品的处理应在很有限的范围内,体现相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如果邮品缺漏较多,或安排不合逻辑,给人以零乱感,那么尽管有部分珍罕品,也是不能获得高分的。“完整性”不是指所选范围的邮品一枚都不能缺,而是指尽量减少出现由于明显的不完整而被扣分的情况。邮品的巧妙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些参展者往往机械地理解“完整性”,认为所选范围内的每一枚邮票都必须在贴片上出现。实际上是可以灵活安排的。如果一套不论新旧均极一般的邮票,而其实寄封,特别是与其他邮票混贴的实寄封比较难得,那么仅展出该票实寄封或混贴实寄封即可,邮票本身不必另行展示,这倒反而能表现参展者对该票的认识。当然,不加区别地展示重复的新票(分纸、分色、分齿另当别论),或不顾邮票面值展示一连好几个贴片的同邮资、同用途甚至同面值邮票的实寄封,这很容易降低展出水平,得分也不会高,因为这说明参展者的邮识不够。“完整性”不仅体现在邮品选择上,也体现在展品总体平衡上,不应在邮品份量上和难得性上出现“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的现象。“完整性”除了是体现在邮品本身的完整程度上,也应反映在反选邮品整体性上,不能给人一种展品前后分割、各自为政的印象,而应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否则就要扣分。因此,巧妙地体现“完整性”,也是参展者在展品的处理上表现其有能力的组织一部全面反映其所选范围内邮品特点邮集的关键之处。
4、邮品的珍罕性。邮品的珍罕性是传统集邮的一个基本条件,应鼓励参展者展出珍贵品、稀罕品和难得邮品,包括正票和变票。当然邮品的品相也至关重要,应给予由上乘品相邮品组成的展品以较高的分数,但要避免为展出珍罕品而展出有损于整个展品的不恰当邮品。
5、展品的研究性。传统集邮展品应在邮票本身(发行和印刷)的研究方面下功夫,这包括版式研究和前人存疑或尚未涉及的题材的新观点。评审将对新发现、新成果给予高度重视,参展者也应对重大发现作重点介绍,使之得到应有的承认,但对不太重要的发现不应过分渲染。许多早中期(也包括大部分近期)邮票已被集邮者长期认真研究过,成果也已多次发表。对此,参展者不宜全部照搬,评审时往往看参展者是怎样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的。正因为如此,如果展示这部分早已被人研究透了的邮品,不会因缺少个人研究而被扣分;反之,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有所发现,则应加分。
当然,对传统集邮展品的评审还包括对“前言”和“外观”的评审。这里着重提醒两点,一是“前言”中应把整部展品的纳要(构思)阐明,要让评委一看即能明了展品是怎样编排和展开的;二是“外观”实际上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虽占分不多,但往往会影响评委对其他部分的打分,一部展品一开始就留给评委一个好印象,这对每个参展者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
二、邮政史集邮展品及其评审
邮政史邮集是以各种经实寄的邮品为主来反映邮政历史的邮集。邮政史集邮是集邮与邮政历史紧密结合的一种收集方式, 也是集邮向纵深发展的一条途经。
邮政史邮集是以实寄封为主,包括实寄邮政用品(邮资封、 片、简),也包括实用邮政单式和旧票(邮截必须清晰)、邮政资料 等。未经实寄的信封和新票因不能反映邮政史实,故不宜入集;至于实寄封上所贴邮票的类别与品种则不作强求。
邮政史集邮的研究重点,是以一个阶段或一个系统邮品的 发行及使用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一个(或几个)邮政通信中的史 实,可以是反映邮资的变迁、邮政通信的状况、邮政机构业务的 兴衰、邮截的类别或邮政业务的演变。上述内容应由官方邮政机 构或经官方认可的地方和私营邮政机构,在史前(邮票发行以 前)邮政业务和邮票发行后的国际国内邮政业务中,显示邮路、 邮资和邮截的各类邮品所构成,也包括军事邮件、欠资邮件、自 动化邮件、铁路轮船邮件等,在组编邮集时也可包括地图、图表、 公告以及其他邮政资料,但必须是少量的和与所论及的邮政业务直接有关的。
邮政史邮集的组编应从哪里着手呢?有人以解放初期邮资 变动较大的一个阶段的各种实寄封,按不同使用时间和邮件类 别(如平信、挂号、航空、快信等)所需的各种邮资,分门别类地按 序排列,通过详细说明并引用各种邮政业务通告来反映这个阶 段的资费变迁;有人以解放前夕,货币贬值、邮资飞速上升的各 种资费差距极大的实寄封来反映当时邮政的特殊状况;有人较 系统地以大量军邮封(截)、民信局封、欠资封、快信封等来论证 这几类邮件在我国的使用和发展情况等。
评审邮政史集邮展品,首先必须了解邮政史类邮集是由实 寄封、实寄邮政用品、旧票和邮政单据组成的。上述四类邮品中 应以实寄封为主体。所有展品应当表现邮路、邮资、邮截,而以表 现邮截所反应史料的分类和研究为主。
评审一部邮政史集邮展品应从展品的思想性、展品的处理 和重要性、知识和研究、品相和珍罕性、外观印象等五个方面进 行。
1、展品的思想性(见ACPF集邮展览评审总规则第五条第 一款)。
2、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主要是对选题和邮品在邮政史和 集邮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评审,以及对邮品的完整和正确性等 处理手段的评审。邮品应与主题的总体拓展密切相关;当然,某 些邮品虽然切题但重复太多也是不必要的,也要扣分。邮政史集 邮展品的重要性往往要从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邮政史所反 映的主题来衡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首都的邮政史要比省级城 市或乡间小镇的重要;大城市的邮政史比小城市的重要;对某 一时期跨国(两国或数国)邮资的研究要比对同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内邮资的研究重要。在此还需强调的是不管展品是哪一时期的邮史(包括史前至今),如若缺少最难收集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包括珍罕程度)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如果展品反映的是某国 从史前至今整个时期的邮资状况,而漏缺该国发行的第一种邮票,也要扣分。 3. 知识和研究。主要是看展品的开拓、分析和认识以及个 人研究。对研究的评审,不能仅看所写说明(如若说明压倒
邮品, 反而不好),而应立足于对所展每件邮品的相关描述。在邮政史 集邮展品中,特别要注意不宜把一大段史料文字搬上贴片,而应 以切题的实寄封承上启下地反映史实。邮政史集邮展品的“前 言”部分,应用来说明参展者致力研究的范围,和对主题进行概 要介绍,并冠以与前言内容相一致的标题。评审时将依据“前 言”中的介绍来评价展品中与参展者所阐述目的相关的邮品。
4、品相和珍罕性。主要在于珍罕性。像一些小乡镇专门使 用的特殊形式的邮截,在收集上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评审员对 这类邮品可视其难得程度适当加分。对邮政史展品品相的要求 不宜过分苛求,品相往往会因某项具体邮品的产生和存在而有 较大差异,评审时应对邮品质量的可求性(有些一流品相的特殊 邮品几乎是不可能获得的)做到心里有数。对上好品相的邮品, 如实寄封完整,无破损,无蛀洞,邮戳清晰易辩,应适当加分。实 寄封上所贴邮票应尽量完好,而对一些存世量极少的封,具有重 大史料价值的封(其他封难以代替),车、船、飞机的失事封或因 战事而残留的封则不能要求太高,但封上的邮截应尽可能清晰 (对一无可取之处的封,还是不展为宜)。
5、外观印象。邮政史集邮展品与传统集邮展品有所不同, 其直接展示邮票本身的机会不多,因此对参展者来说,应当通过 合理的总体布局和使展品醒目的手段来弥补展品处理中的单一 现象(如连续展示实寄封)。当然,外观应服从于内涵,参展者首 先要使评审员和参观者能理解展品,懂得展品,并使展品具有一 定的吸引力。要达到以上目的,重要的是作一些必要且简略的文 字说明。
只有当封上的邮截(包括其他有价值的邮政截记)不够清晰 时,才可加以图解。如封背有重要截记,这个封除可采用“展示 式”(把封沿两边裁开摊平),也可再展一个具有同样截记的封或 以截图表现。截图可用手绘、复印或照相,评审时应一视同仁。邮 政史集邮展品往往包括一些地图和公告,但只要是必要的(即仅 仅与邮政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而且在数量上有所控制,评审 时也不扣分。
三、邮政用品集邮展品及其评审
邮政用品是指国家邮政部门(或经官方批准)发行的带有预 印邮资图或印有表明一定邮政资费已付文字的邮资信封、邮资 邮简、邮资明信片和邮资包封纸等各类邮政物品。以上是邮政用 品的主体。从广义上来说,它还可包括其他邮政资费收据、信件 和包裹邮寄凭证、邮政汇单和其他印有邮票图案的单据等。凡是 不预印邮资图的,以及不带邮资也不贴邮票,而仅盖有邮资已付 截、贴有邮资总付标致或销邮资滚截的封、片、简、均不属邮政 用品。
邮政用品邮集的组编类似于传统邮集,即按国别、按品种、 按发行顺序分类排列,以版式研究为主,包括研究所印字样的异 点、图文距离的变化、纸质纸色的差别、加盖字样的变异、背面宣 传文字和图画的不同等。一部上好的邮政用品邮集要新、旧邮品 兼收,并注意每件邮品的完整性,尽可能不用残片。目前,绝大多 数国家(包括中国)和地区的邮政部门规定,邮政用品上的邮资 凭证(即邮资图)是不许剪下当粘贴邮票使用的,因此邮集里 也不应放置被剪下的此种邮资图。另外,由于邮政用品上的图画 (不论正面或反面)均可用来组编专题邮集,所以邮政用品类展 品也有按专题组编的倾向,但目前还不成熟。
邮政用品展品的基本特征是必须印有邮资图(即平时所称 的邮资封片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另有两类邮品也应归属邮政 用品类。其一是某些国家在其本国开始发行邮政用品以前,在未 印邮资图的此类用品上预先贴上邮票(当作印上邮资图)公开出 售,叫做“固定格式”的邮品(这种情况必须获得公认);其二是某 些邮政用品上仅用文字注明某种邮资或邮政业务资费已付,不 再注明邮资金额,叫做“无邮资指示”的邮品(目前完全由后者组 成的展品,最好暂时不要参加FIP竞赛级展出)。从世界范围来 说,邮政用品具体包括:邮资邮简、邮资封、邮资片、邮资包封纸 邮资挂号封、邮资航空邮简、邮资卡邮简和邮资的邮局收据 与通知单等。
邮政用品展品一般应单独评审,如果某次邮展不设这个类 别,那么理想的做法是将邮政用品展品归入传统集邮类进行评 审,但是航空邮政用品展品则归入航空集邮类更为妥当。
评审一部邮政用品邮集可以从下述五个方面着手。
1、展品的思想性(见ACPF集邮展览评审总规则第五条第 一款)。
2、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大部分展品往往是传统方式处 理,即按其功能和用途分类,如分为国家邮局专用类、官方(公 事)专用类、军事专用类、地方邮政专用类和私人(经邮政部门同 意)专用类。评审时不应因其采用传统表现形式而扣分。如果邮 集在展品处理上运用了新颖的表现手法(诸如按邮资、按传递手 段等分类)则应加分。当然,还要看所选题材是否与标题和文字 说明相呼应。展品的重要性取决于展品本身的重要意义和选题 的重要意义,即早期的比中后期的重要,全面的比部分的重要。
3、知识和研究。展品应充分、准确地反映出参展者对选题 的认识,反映出他在这方面的丰富邮识,并能显示其对所选展品 现存状况的详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应通过展品本身(包括正确 的选择)和按开拓顺序的合理扩展来体现,而不仅是靠说明文 字。评审时应考虑参展者的研究成果,如有新发现和新观点应适 当加分,不应因其按前人已研究的顺序排列而扣分。
4、品相和珍罕程度。一般来说,展出的邮政用品应当完整 (即不能仅展出被剪下的邮资图)。如果某件邮政用品非常珍贵, 其完整形式尚无人知晓,或有些保存完整的邮政用品存世极少 (或仅知只有一些剪片存在),或该邮品主要与变体有关,也应 许收入展品,并不应扣分。需要指出的是在一部展品的选题范围内 内 ,所有珍贵邮品均应包括,否则将视漏缺情况扣分,但对近期 的一般邮品无此要求。
5、外观印象。外观反映在两个方面,即邮品的摆放和文字 的书写。评审时应看参展者是否展示出邮品的最佳效果并摆放 平稳,在使用完整的实寄邮品时,还需避免单调的摆放(如每张 贴片均放置一件邮政用品),允许几枚封片上下或左右重叠(当 然要显露主要部分)摆放。文字说明手写也好、打字也好、印字也 好、贴半透明文字短条也好,在评审时无高低之分。文字必须清 晰、端正、简洁、更重要的是切合展品和选题,大段文字说明是不 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