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 沙伟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其古称“吴”,简称“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的苏州,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及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如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则被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故姑苏美景早在民国时期,就“搬上”了当时发行的纸币之上。
民国二十八年(1939),当时的江苏财政厅曾经发行了三种带姑苏美景的纸币。其中一种为拾枚铜元券,尺寸为纵48、横84毫米,由江苏地方石印厂印制,正面图案为苏州定慧寺双塔(图1)。双塔又称罗汉院双塔,位于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的双塔院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因此又叫“兄弟塔”,苏州人也称 “姑嫂塔”。两佛塔均分为7层,其中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为33.7米,两塔之间相距仅20来米。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显示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现苏州双塔与清代重修的寺院正殿遗迹,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
第二种为叁拾枚铜元券,尺寸为纵56、横108毫米,由大东书局有限公司印制,正面图案为苏州北塔寺(图2)。该寺位于苏州北塔公园之内,原名报恩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其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唐开元年间(713—741)改为“开元寺”。五代北周显德年间(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其占地1.2亩,塔高76米,重檐复宇,气魄雄伟,名满江南,有“江南第一”之誉。现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临塔顶可俯瞰苏州全城。
图2
第三种则为伍拾枚铜元券,尺寸为纵52、横96毫米,由江苏地方石印厂印制,正面图案为苏州西园寺湖心亭(图3)。西园寺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留园路西端,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初名归元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太仆徐泰时置建东园(今名留园),同时将归元寺改为宅园,易名“西园”。以后,其子舍宅为寺。明崇祯八年(1635),住持茂林和尚为弘扬“律宗”,改称“戒幢律寺”。“幢”是旗帜的意思,“戒幢”就是以戒律为旗帜,弘扬戒法的寺院,该寺成为当时著名的律宗道场之一。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乱。光绪初年(1875),由广慧和尚筹资建修,更名为“西园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寺”。而西园寺内的西花园,有一状似蝌蚪的水池,名谓“广仁放生池”,池中什锦鲤鱼五光十色,令人喜爱。更有著名的大鼋(斑鼋),已有四百多年的高龄。池周围建有厅榭回廊,池中有湖心亭一座,屹立池中,以曲桥贯通两岸,环水萦回,犹如岛屿,仿佛蓬莱。亭为六角,砖木结构,楼阁形式,双重飞檐,轻盈多姿,造型优美,构筑巧妙,实为亭中精品。
图3
另外在民国三十年(1941),当时的江苏省农民银行还发行过带姑苏美景的壹圆券。其尺寸为纵61、横120毫米,由大东书局有限公司印制,正面图案为苏州虎丘塔(图4)。虎丘塔是驰名中外的古塔建筑,位于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门内。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此塔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传统艺术珍品。此塔为一座斜塔,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其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故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且1961年此塔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4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