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位于首都北京的市中心,坐落于景山的西侧、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它还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而又最完整的国家园林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民国十四年(1925)这里即开放为公园,为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和最珍贵的文物遗产。故早在民国时期,其风光即印制在当时流通的纸币之上。
民国四年(1915),当时的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之伍拾枚当拾枚铜元券,其背面图景即北海公园内白塔(图1)。白塔始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此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1679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此纸币纵90、横153毫米,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
民国十年(1921),当时的东三省官银号发行之拾圆国币券上,其正面图景是北海公园内的小西天硫璃牌坊(图2)。小西天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孝圣皇后祝寿祈福而修建的。大殿面积1260平方米,四面环水,有桥可通;殿四面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置方亭,整个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大殿,为北海公园内独特的景观。此币纵97、横173毫米,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十分精美。
时隔三年后的民国十三年(1924),东三省官银号再次发行之拾圆汇兑券,其正面还有北海公园内善因殿的图景(图3)。善因殿位于白塔前,是座小巧精致的宗教建筑。殿内供有铜质镏金“大威德金刚”(俗称“千手千眼佛”)佛像。其殿顶为上圆下方的双重檐,以表示“天圆地方”之意。四壁外侧用佛像琉璃砖装饰,华美而庄重。游人至此,居高临下,视野无垠,是观赏京城景致的最佳之地。明朝人士韩雍,曾这样描述他在此处所目击到的景物:“近而太液晴波,天光云影,上下流动;远而西山居庸,叠翠西北,带似白云;东而山海,南而中原,皆一望无际,诚天下之奇观也。”(《游西苑记》)。此币纵85、横167毫米,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
另外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当时的六河沟煤矿有限公司发行之壹圆工资券上,其正面也有北海公园静心斋的图景(图4)。静心斋位于北海公园内天王殿东北侧,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园”。该园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初名镜清斋。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又称“乾隆小花园”,成为清代的行宫及皇太子的书斋。当年慈禧常乘小火车从中南海来此避暑,1913年改为今名。北海自1925年辟为公园以来,此处从未开放过。现经大力修整,已供游人参观。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而此币纵82、横129毫米,由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十分少见。